Q1:1961年黨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針
1961年1月 中共八屆九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主持會議並講瞭話,會議正式宣佈瞭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Q2:在大躍進時期,當中央提出瞭8字方針是什麼
自力更生 豐衣足食
Q3:八字方針的內容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Q4:1961年開始的國民經濟調整工作中,黨和國傢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
“八字方針”的基本內容是:調整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系,主要是農輕重、工業內部、生產與基建、積累與消費等比例關系;鞏固已經取得的經濟建設成果;充實那些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和手工業品的生產,發展塑膠、化纖等新興工業;提高產品質量,改善企業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八字方針”的中心是調整。通過調整,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適當控制重工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同時適當縮小基本建設規模,使工業和農業之間、重工業和輕工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比例趨於協調,使國傢建設和人民生活得到統籌兼顧,全面安排。
故選B
Q5:1960八字方針
【八字方針】是中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提出的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即“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主要內容1、調整農村的生產關系和有關政策,規定農村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發還自留地,開放自由市場。2、減少城鎮人口,精簡職工。3、壓縮基本建設規模,縮短重工業戰線,充實輕工業,保住重點項目。4、節減財政支出。5、穩定市場物價,對部分消費品實行高價政策。6、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專業協作。7、制定適合當時情況的有關教育、科學、藝文等方面的各項具體政策。
Q6:八字方針提出時間是多久?
1960年9月30日。
八字方針,是中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提出的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即“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轉發的國傢計委黨組《關於一九六一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中,第1次正式提出瞭“八字方針”。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屆九中全會討論批準瞭這個方針。
擴展資料:
提出背景
中國自1959年開始,在“左”傾錯誤影響下,大放“衛星”誇大產量導致的巨額糧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鍋飯”造成的農村糧食短缺,致使國民生計發生嚴重困難。
同時,由於左傾思維和民族本位的思想,當時的領導人拒絕蘇聯和美國的糧食援助,致使各地出現嚴重饑荒,進而導致工業發展也嚴重滯後。
社會意義
在中國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提出的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的具體指導下,到1962年,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1966年,全國基本完成瞭預定的國民經濟調整任務,使中國的國民經濟得到瞭恢復和發展。